close
桂林:一本藍圖繪到底 名城揮寫新篇章
“北通南暢”工程中的桂陽公路改擴建工程已基本完成,改擴建後,桂陽公路煥然一新,成為瞭一條黃金旅遊大道。記者唐侃 攝
好風憑借力。2012年11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傢發展改革委正式批復瞭《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發展規劃綱要》,標志著桂林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傢戰略,桂林國際旅遊勝地揚帆啟航,翻開瞭經濟社會發展新的篇章。
這是桂林發展史上波瀾壯闊的五年,也是桂林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百姓得實惠最多的五年。2013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經濟環境和持續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堅持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一本藍圖繪到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以赴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經濟社會發展實現重大突破、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
數字凸顯變化,數字見證發展。據統計,2012年,我市地區生產總值為1492.05億元,組織財政收入163.5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462.4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0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28元。到2016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為2074億元,比2012年增長39%;組織財政收入223.8億元,比2012年增長37%;固定資產投資2131億元,比2012年增長4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26元,比2012年增長3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5元,比2012年增長123%。
塑名城:“北通南暢”奏響惠民新曲
北不通、南不暢,是桂林城市發展的“痛點”。
2013年,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揚帆啟航。“桂林要建設國際旅遊勝地,交通是關鍵。”當年3月20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樂秦在全市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動員大會上提出“北通南暢”工程。目標一經提出,引發市民熱切期盼。
桂陽公路是連接陽朔和市區的重要旅遊大道。五年前,由於長年累月超負荷的交通流量,此路嚴重老化,路面損壞嚴重,交通事故頻發。
“桂陽公路的現狀必須得到改善。”作為“南暢”工程代表的桂陽公路改擴建工程被提上日程。但項目建設並不一帆風順,面對難題,趙樂秦親自掛帥,前往南寧與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進行項目申報與對接,多次進京拜會國傢交通運輸部領導……經過努力,桂陽公路擴建改造項目被交通運輸部納入2014年年度投資補助計劃;自治區發改委也將該項目列入2013年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增補計劃。
2013年12月,投資49.4億元的桂陽公路改擴建工程正式開工。作為該重點項目聯系人,趙樂秦對桂陽公路建設事必躬親,在他的直接指揮下,市指揮部與各參建單位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克服征拆量大、影響面廣、交通量大等困難,全力推動項目又靜電油煙處理機好又快建設。
2017年春節,桂陽公路改擴建工程的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實現通車。“道路暢通平坦,綠化帶花團錦簇,沿途的山水、田園風光一覽無餘,宛如一幅畫卷。”市民李婷婷說。
與此同時,“北通”工程也快速推進,抗戰路、站前路、芳華路等斷頭路被打通,城北交通由中山北路1條動脈又新增瞭福利路、濱北路並列向北的2條,桂林北大門道路承載力擴容兩倍。北辰立交的建成,將西二環、濱北路有效銜接,與處於城市南部的萬福路—萬福東路—龍門大橋一線遙相呼應,南北兩條新環線浮出城市版圖。
此外,漓江橋擴建工程、香江立交橋、芳香路、侯山隧道等一批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完成,打通市區“腸梗阻”,讓市民出行更便利。
市城管委主任餘捷認為:“近五年,是桂林城市基礎實施建設歷史上最快的時期。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在趙樂秦書記的直接組織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翻天覆地的變化。氣勢如虹的‘北通南暢’工程建設及一大批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不僅凝聚著市委、市政府對城市長遠發展的遠見卓識,也展示瞭城市管理者面對城市發展大勢所趨的責任擔當。”
招大商:500強企業紛至沓來
在推進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征程中,項目建設至關重要。五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重點突破,攻大選優”的原則,重點瞄準世界、國內500強企業和一些成長性好、有市場前景、輻射力強的產業項目招商引資、招大引強。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率黨政代表團先後赴北京、香港、深圳、南寧、臺北,召開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新聞發佈會和招商推介會,發佈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重要信息,走訪各地知名企業,進行項目推介。在國際旅遊勝地建設“利好”的強力拉動下,進駐我市的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企業達40多傢。華為、中興、比亞迪、浪潮、萬達、華潤、海航等國內知名大型企業,以及法國地中海俱樂部、新加坡悅榕集團等國際知名企業紛至沓來落地桂林,“高大上”項目簽約、開工、投產捷報頻傳。
“實幹就是能力,落實才是水平。”這不僅是趙樂秦對全市領導幹部提出的要求,他也身體力行、率先垂范。為瞭促成萬達集團文化旅遊項目落地桂林,趙樂秦率隊先後考察萬達集團投資建設的大型旅遊文化項目武漢楚河漢街和萬達長白山國際度假區,多次與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商議,最終將總投資300億元的重大項目“請”進桂林。
2014年6月,市政府與海航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共同出資成立桂林航空旅遊集團有限公司,打造“航空+旅遊”、“旅遊+金融”、“智慧旅遊”三大經濟發展引擎。如今集團公司已成立,“桂林航空”一飛沖天。
今年3月,市政府分別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簽約。其中,華為在桂林經開區啟動桂林華為信息生態產業合作區展示中心和招商服務中心、桂林華為信息生態產業聯合創新中心等項目。桂林中興通訊產業園項目計劃建設規劃展示中心、招商服務中心、中興智慧城市研究院等。5月,市政府與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簽署相關合作協議。比亞迪公司投資約20億元建設桂林比亞迪新能源車產業基地、跨座式單軌產業和年產能5000輛規模的新能源客車項目等。
“一批世界五百強、國內五百強企業之所以選擇落戶桂林,這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積極做好重大項目服務是分不開的。”近日,副市長樊新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趙樂秦書記既當“主帥”又做“前鋒”,緊盯世界五百強、國內五百強企業,直接進入重大項目招商引資的“第一線”,到各地推介桂林重大項目和投資環境,與企業傢促膝談心、廣交朋友,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難,傳遞桂林“大開放、大開發”蘊藏的新商機,共謀發展思路和對策。
興產業:重振桂林工業雄風
桂林工業曾有過榮耀與輝煌,但在一段時期因為多種原因滯後瞭,與南寧、柳州漸行漸遠,而北部灣地區的強勢崛起,更讓桂林壓力重重。
2013年2月6日,趙樂秦在深入高新七星區多傢工業企業調研時強調,要實現富民強市的宏偉目標,關鍵在於發展壯大產業、做大做強工業;要堅定不移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培育發展一批優勢產業,造就一批“大個子”企業。
2013年桂林市《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出,“桂林要走高端、低碳、生態、環保的特色產業發展道路,大力推進工業升級改造,著力培育發展大園區、大產業、大項目、大企業,著力發展特色效益工業,打造工業發展新優勢。”
從這一年起,桂林工業逐漸掀起一個發展新高潮。數據顯示,當年,盡管經濟新常態下的全國工業發展困難重重,但桂林工業仍取得顯著進步。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1917.11億元,同比增長20.1%,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比2012年提高7.5個百分點。
2015年5月,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制造2025》。這是國傢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也為桂林工業加快轉型升級提供新機遇。站在建設國際旅遊勝地的時代背景下,以推進《中國制造2025》實施為契機,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正式提出“重振桂林工業雄風”的戰略構想和發展目標。
趙樂秦指出,重振桂林工業雄風,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必須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強化資源要素集聚,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強化開放合作共贏,促進桂林工業向中高端邁進,為實現“兩個建成”提供產業支撐。
“在桂林歷史上,已先後出現過三次工業大發展的高潮。”樊新鴻認為,第一次高潮是在民國時期,抗日戰爭爆發後,北方大量企業遷入大後方桂林,這成為桂林工業化起點。第二次高潮始於1964年的“三線建設”時期,南藥、量具廠、電科所、激光研究所等一批企業、科研院所遷入我市,帶動工業迅速發展。改革開放後,桂林工業迎來第三次發展高潮,燕京漓泉、三金等一批企業快速崛起,為我市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現在,市委、市政府提出重振工業雄風戰略,桂林工業迎來史上第四次大發展高潮。可以預見,不久以後,桂林工業必將再次崛起,恢復昔日榮光。
曾長期奮戰在工業戰線上的老工業人、市企業與企業傢聯合會會長劉康祿表示“市委、市政府提出重振桂林工業雄風,對推進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旅遊勝地建設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也是城市崛起必須走的一條道路,非常及時、非常正確、非常必要。”
長期以來,制約桂林工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靜電機推薦是發展空間不足。要重振工業雄風,開辟一個工業發展新戰場尤其重要。為此,2014年8月,趙樂秦率隊沿秧塘工業園、臨蘇路、寶山工業園、蘇橋經濟開發區實地考察,並召開專題會議,深入研究臨蘇產業園區(經開區原暫定名)的規劃、建設和發展問題,明確提出整合蘇橋、福龍、秧塘、寶山等現有園區資源,規劃建設臨蘇產業園區,構建桂林國傢高新區、臨蘇產業園區東西兩翼均衡發展新優勢,形成桂林工業“兩翼齊飛、雙輪驅動”發展新格局。
在市委、市政府運籌帷幄、關註支持下,2016年3月,桂林經開區正式掛牌成立。從此,桂林經開區與已發展比較成熟的桂林國傢高新區,一起構成瞭桂林城區東西“兩翼齊飛、雙輪驅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設立桂林經開區是破解工業發展有效空間不足難題的‘神來之筆’。”市工信委相關人士說,伴隨著經開區迅速崛起,我市產業發展空間實現進一步拓展,“兩翼齊飛、雙輪驅動、多點支撐”的工業發展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強農業:“農業大市”邁向“農業強市”
作為“桂北糧倉”,隨著城鎮化的進一步深入,桂林近年來出現瞭農業轉型期各地區普遍面臨的矛盾———農業副業化、農戶兼業化、農民老齡化問題逐漸浮出水面,農業經營方式轉變滯後、農產品價格倒掛的問題亟待解決。這該如何是好?
“要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觀光農業。”2013年,趙樂秦到雁山區調研時就明確瞭調整產業結構的思路。在歷年的全市農村工作會議上,他反復強調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性,並指出我市要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目標,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現代特色農業為總抓手,著力培育新主體、打造新業態、增添新動能、拓寬新渠道,促進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
五年來,市委市政府“量體裁衣”,在推進農業農村體制機制創新,理順農業生產關系等方面做出瞭諸多成功的實踐。首先,全市各個縣區立足於比較優勢,優化區域佈局結構,實施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品種品質品牌“7+3”提升行動,打造瞭一系列特色鮮明、定位明確的農業示范區,如今每個縣基本上都形成瞭“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和1到2個主導產品,讓桂林農業的區域特征更加凸顯、區域品牌更加響亮。
此外,桂林通過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的創建,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提升農業產業鏈價值鏈,逐步形成瞭“農業+旅遊”融合發展的新模式,將綠靜電機水青山化為金山銀山,休閑農業先行一步、領跑全國。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金桔、砂糖桔、羅漢果產量全國第一;水果面積、單產、總產、產值、人均有果量均居廣西第一;糧食總產量排名全區第二……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桂林農業生產力進一步得到解放,農民增收有路致富有方,從“農業大市”變成“農業強市”的願景在砥礪前行的五年裡、在市委市政府的帶領下、在廣大農民同胞的辛勤勞作中輪廓正愈發清晰、乃至觸手可及。
(記者 徐瑩波)
3BED81E59EBBE634
“北通南暢”工程中的桂陽公路改擴建工程已基本完成,改擴建後,桂陽公路煥然一新,成為瞭一條黃金旅遊大道。記者唐侃 攝
好風憑借力。2012年11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傢發展改革委正式批復瞭《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發展規劃綱要》,標志著桂林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傢戰略,桂林國際旅遊勝地揚帆啟航,翻開瞭經濟社會發展新的篇章。
這是桂林發展史上波瀾壯闊的五年,也是桂林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百姓得實惠最多的五年。2013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經濟環境和持續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堅持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一本藍圖繪到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以赴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經濟社會發展實現重大突破、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
數字凸顯變化,數字見證發展。據統計,2012年,我市地區生產總值為1492.05億元,組織財政收入163.5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462.4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0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28元。到2016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為2074億元,比2012年增長39%;組織財政收入223.8億元,比2012年增長37%;固定資產投資2131億元,比2012年增長4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26元,比2012年增長3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5元,比2012年增長123%。
塑名城:“北通南暢”奏響惠民新曲
北不通、南不暢,是桂林城市發展的“痛點”。
2013年,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揚帆啟航。“桂林要建設國際旅遊勝地,交通是關鍵。”當年3月20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樂秦在全市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動員大會上提出“北通南暢”工程。目標一經提出,引發市民熱切期盼。
桂陽公路是連接陽朔和市區的重要旅遊大道。五年前,由於長年累月超負荷的交通流量,此路嚴重老化,路面損壞嚴重,交通事故頻發。
“桂陽公路的現狀必須得到改善。”作為“南暢”工程代表的桂陽公路改擴建工程被提上日程。但項目建設並不一帆風順,面對難題,趙樂秦親自掛帥,前往南寧與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進行項目申報與對接,多次進京拜會國傢交通運輸部領導……經過努力,桂陽公路擴建改造項目被交通運輸部納入2014年年度投資補助計劃;自治區發改委也將該項目列入2013年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增補計劃。
2013年12月,投資49.4億元的桂陽公路改擴建工程正式開工。作為該重點項目聯系人,趙樂秦對桂陽公路建設事必躬親,在他的直接指揮下,市指揮部與各參建單位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克服征拆量大、影響面廣、交通量大等困難,全力推動項目又靜電油煙處理機好又快建設。
2017年春節,桂陽公路改擴建工程的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實現通車。“道路暢通平坦,綠化帶花團錦簇,沿途的山水、田園風光一覽無餘,宛如一幅畫卷。”市民李婷婷說。
與此同時,“北通”工程也快速推進,抗戰路、站前路、芳華路等斷頭路被打通,城北交通由中山北路1條動脈又新增瞭福利路、濱北路並列向北的2條,桂林北大門道路承載力擴容兩倍。北辰立交的建成,將西二環、濱北路有效銜接,與處於城市南部的萬福路—萬福東路—龍門大橋一線遙相呼應,南北兩條新環線浮出城市版圖。
此外,漓江橋擴建工程、香江立交橋、芳香路、侯山隧道等一批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完成,打通市區“腸梗阻”,讓市民出行更便利。
市城管委主任餘捷認為:“近五年,是桂林城市基礎實施建設歷史上最快的時期。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在趙樂秦書記的直接組織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翻天覆地的變化。氣勢如虹的‘北通南暢’工程建設及一大批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不僅凝聚著市委、市政府對城市長遠發展的遠見卓識,也展示瞭城市管理者面對城市發展大勢所趨的責任擔當。”
招大商:500強企業紛至沓來
在推進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征程中,項目建設至關重要。五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重點突破,攻大選優”的原則,重點瞄準世界、國內500強企業和一些成長性好、有市場前景、輻射力強的產業項目招商引資、招大引強。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率黨政代表團先後赴北京、香港、深圳、南寧、臺北,召開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新聞發佈會和招商推介會,發佈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重要信息,走訪各地知名企業,進行項目推介。在國際旅遊勝地建設“利好”的強力拉動下,進駐我市的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企業達40多傢。華為、中興、比亞迪、浪潮、萬達、華潤、海航等國內知名大型企業,以及法國地中海俱樂部、新加坡悅榕集團等國際知名企業紛至沓來落地桂林,“高大上”項目簽約、開工、投產捷報頻傳。
“實幹就是能力,落實才是水平。”這不僅是趙樂秦對全市領導幹部提出的要求,他也身體力行、率先垂范。為瞭促成萬達集團文化旅遊項目落地桂林,趙樂秦率隊先後考察萬達集團投資建設的大型旅遊文化項目武漢楚河漢街和萬達長白山國際度假區,多次與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商議,最終將總投資300億元的重大項目“請”進桂林。
2014年6月,市政府與海航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共同出資成立桂林航空旅遊集團有限公司,打造“航空+旅遊”、“旅遊+金融”、“智慧旅遊”三大經濟發展引擎。如今集團公司已成立,“桂林航空”一飛沖天。
今年3月,市政府分別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簽約。其中,華為在桂林經開區啟動桂林華為信息生態產業合作區展示中心和招商服務中心、桂林華為信息生態產業聯合創新中心等項目。桂林中興通訊產業園項目計劃建設規劃展示中心、招商服務中心、中興智慧城市研究院等。5月,市政府與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簽署相關合作協議。比亞迪公司投資約20億元建設桂林比亞迪新能源車產業基地、跨座式單軌產業和年產能5000輛規模的新能源客車項目等。
“一批世界五百強、國內五百強企業之所以選擇落戶桂林,這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積極做好重大項目服務是分不開的。”近日,副市長樊新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趙樂秦書記既當“主帥”又做“前鋒”,緊盯世界五百強、國內五百強企業,直接進入重大項目招商引資的“第一線”,到各地推介桂林重大項目和投資環境,與企業傢促膝談心、廣交朋友,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難,傳遞桂林“大開放、大開發”蘊藏的新商機,共謀發展思路和對策。
興產業:重振桂林工業雄風
桂林工業曾有過榮耀與輝煌,但在一段時期因為多種原因滯後瞭,與南寧、柳州漸行漸遠,而北部灣地區的強勢崛起,更讓桂林壓力重重。
2013年2月6日,趙樂秦在深入高新七星區多傢工業企業調研時強調,要實現富民強市的宏偉目標,關鍵在於發展壯大產業、做大做強工業;要堅定不移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培育發展一批優勢產業,造就一批“大個子”企業。
2013年桂林市《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出,“桂林要走高端、低碳、生態、環保的特色產業發展道路,大力推進工業升級改造,著力培育發展大園區、大產業、大項目、大企業,著力發展特色效益工業,打造工業發展新優勢。”
從這一年起,桂林工業逐漸掀起一個發展新高潮。數據顯示,當年,盡管經濟新常態下的全國工業發展困難重重,但桂林工業仍取得顯著進步。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1917.11億元,同比增長20.1%,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比2012年提高7.5個百分點。
2015年5月,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制造2025》。這是國傢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也為桂林工業加快轉型升級提供新機遇。站在建設國際旅遊勝地的時代背景下,以推進《中國制造2025》實施為契機,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正式提出“重振桂林工業雄風”的戰略構想和發展目標。
趙樂秦指出,重振桂林工業雄風,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必須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強化資源要素集聚,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強化開放合作共贏,促進桂林工業向中高端邁進,為實現“兩個建成”提供產業支撐。
“在桂林歷史上,已先後出現過三次工業大發展的高潮。”樊新鴻認為,第一次高潮是在民國時期,抗日戰爭爆發後,北方大量企業遷入大後方桂林,這成為桂林工業化起點。第二次高潮始於1964年的“三線建設”時期,南藥、量具廠、電科所、激光研究所等一批企業、科研院所遷入我市,帶動工業迅速發展。改革開放後,桂林工業迎來第三次發展高潮,燕京漓泉、三金等一批企業快速崛起,為我市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現在,市委、市政府提出重振工業雄風戰略,桂林工業迎來史上第四次大發展高潮。可以預見,不久以後,桂林工業必將再次崛起,恢復昔日榮光。
曾長期奮戰在工業戰線上的老工業人、市企業與企業傢聯合會會長劉康祿表示“市委、市政府提出重振桂林工業雄風,對推進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旅遊勝地建設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也是城市崛起必須走的一條道路,非常及時、非常正確、非常必要。”
長期以來,制約桂林工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靜電機推薦是發展空間不足。要重振工業雄風,開辟一個工業發展新戰場尤其重要。為此,2014年8月,趙樂秦率隊沿秧塘工業園、臨蘇路、寶山工業園、蘇橋經濟開發區實地考察,並召開專題會議,深入研究臨蘇產業園區(經開區原暫定名)的規劃、建設和發展問題,明確提出整合蘇橋、福龍、秧塘、寶山等現有園區資源,規劃建設臨蘇產業園區,構建桂林國傢高新區、臨蘇產業園區東西兩翼均衡發展新優勢,形成桂林工業“兩翼齊飛、雙輪驅動”發展新格局。
在市委、市政府運籌帷幄、關註支持下,2016年3月,桂林經開區正式掛牌成立。從此,桂林經開區與已發展比較成熟的桂林國傢高新區,一起構成瞭桂林城區東西“兩翼齊飛、雙輪驅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設立桂林經開區是破解工業發展有效空間不足難題的‘神來之筆’。”市工信委相關人士說,伴隨著經開區迅速崛起,我市產業發展空間實現進一步拓展,“兩翼齊飛、雙輪驅動、多點支撐”的工業發展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強農業:“農業大市”邁向“農業強市”
作為“桂北糧倉”,隨著城鎮化的進一步深入,桂林近年來出現瞭農業轉型期各地區普遍面臨的矛盾———農業副業化、農戶兼業化、農民老齡化問題逐漸浮出水面,農業經營方式轉變滯後、農產品價格倒掛的問題亟待解決。這該如何是好?
“要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觀光農業。”2013年,趙樂秦到雁山區調研時就明確瞭調整產業結構的思路。在歷年的全市農村工作會議上,他反復強調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性,並指出我市要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目標,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現代特色農業為總抓手,著力培育新主體、打造新業態、增添新動能、拓寬新渠道,促進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
五年來,市委市政府“量體裁衣”,在推進農業農村體制機制創新,理順農業生產關系等方面做出瞭諸多成功的實踐。首先,全市各個縣區立足於比較優勢,優化區域佈局結構,實施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品種品質品牌“7+3”提升行動,打造瞭一系列特色鮮明、定位明確的農業示范區,如今每個縣基本上都形成瞭“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和1到2個主導產品,讓桂林農業的區域特征更加凸顯、區域品牌更加響亮。
此外,桂林通過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的創建,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提升農業產業鏈價值鏈,逐步形成瞭“農業+旅遊”融合發展的新模式,將綠靜電機水青山化為金山銀山,休閑農業先行一步、領跑全國。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金桔、砂糖桔、羅漢果產量全國第一;水果面積、單產、總產、產值、人均有果量均居廣西第一;糧食總產量排名全區第二……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桂林農業生產力進一步得到解放,農民增收有路致富有方,從“農業大市”變成“農業強市”的願景在砥礪前行的五年裡、在市委市政府的帶領下、在廣大農民同胞的辛勤勞作中輪廓正愈發清晰、乃至觸手可及。
(記者 徐瑩波)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一川抽水肥清理行|台中抽水肥|台中市抽水肥|台中抽水肥推薦|台中抽水肥價格|台中水肥清運
X戰警多鏡頭行車記錄器專業網|多鏡頭行車記錄器|多鏡頭行車紀錄器比較|多鏡頭行車紀錄器推薦|多鏡頭行車紀錄器影片
台中抽水肥專業網|台中抽水肥|台中市抽水肥|台中抽水肥推薦|台中抽水肥價格|台中水肥清運
台灣靜電機批發工廠|靜電機|靜電機推薦|靜電油煙處理機|靜電油煙處理機推薦
優美環保科技工程-靜電機,靜電機推薦,靜電機保養,靜電機清洗,靜電油煙處理機
3BED81E59EBBE634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